|
前所未有:中国首度承认三峡大坝恐酿大祸 ZT
塔塔 2008-02-11 18:52:24 来自: 塔塔 (北京)
英国《泰晤士报》
前所未有:中国首度承认三峡大坝恐酿大祸
三峡大坝曾被中国誉为20世纪的建筑奇迹之一,但现在这个横跨浩荡长江的大坝却威胁成一个环境的灾难。近日,××官员前所未有地承认并警告,如果不
及时预防治理,三峡工程将会酿成一个巨大的生态灾难。
英国《泰晤士报》9月26日的文章指出,经过10多年的建造,中国在长江三峡地区建成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把它作为结束长江流域百年洪水的最
佳方式,并为这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能源。
然而,中国政府却不顾批评者所发出的这座大坝将是一个等待发生的生态灾难的警告。现在,同样是监督这座耗资130亿英镑工程的政府官员承认,三峡工
程周边地区正付出沉重的、有着潜在灾难性的环境成本。建坝当初,曾有130万人游离失所,现在还要有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被迁移。
文章引述中国官方媒体最新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中国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在9月25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共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大计。他们表
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存在诸多新老隐患,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
《泰晤士报》说,这个政府论坛列举了三峡大坝所面临的一系列威胁,如土地短缺所引发的冲突,由于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大坝四
周的侵蚀和山体滑坡。
中国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表示,对于三峡工程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以损失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
的经济繁荣。汪啸风承认,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
得到根本扭转。
汪啸风还透露,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解决三峡工程一些重大问题时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
《泰晤士报》指出,中国官方承认并以三峡大坝发出的警告,在时间上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再过两周每五年举行一次的**代表大会将在北京举行,而这次大
会将会确定这个国家的未来政策并产生新一代领导人。
一名政治分析家指出,这是**领导人**让自己与三峡大坝保持更远距离的一种方式,一年前他没有参加三峡工程完工的庆祝仪式,这就强调着他的政府不
想与三峡大坝扯上关系。
英国《金融时报》9月26日的文章也指出,根据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为代表的本届中国政府,已将环境保护和经济
可持续发展列为中心任务。
政府官员曾指出,水力发电给环境带来的好处大于成本。如今,三峡大坝每年的发电量足以替代5000万吨热煤,减少了1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一些专家
表示,中国今年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金融时报》认为,在中国**党第17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对如此具有象征意义的工程进行不同寻常的
批评,可能具有某种政治动机。
国际专家和中国国内反对人士曾预言,这个全球最大的水坝将破坏生态环境。汪啸风的言论标志着,中国异乎寻常地承认,上述可怕预期可能变成现实。
苏伊士环境公司(Suez Environnement)首席执行官肖萨德(Jean-Louis Chaussade)表示,仅仅是为了保持三峡
大坝运行,地方政府就面临着巨大而且越来越多的问题。他们警告,泥沙淤积增多可能会造成部分河段无法通航,这首先否认了建设三峡大坝的一个主要理由。最
近几个月,肖萨德会见了多名地方政府官员。
企业任意向河流倾泻工业废水,在大坝初建时,江水淹没了许多有毒工厂,这都加大了三峡工程的问题。三峡工程导致130万居民被迫迁居。"中国别无选
择。如果不减少水资源污染,经济增长就会停滞。"肖萨德表示。"中国政府明白这一点。"
一直反对修建三峡大坝的中国环保活动家戴晴对《泰晤士报》说,"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谈论这个问题,但我们的声音太微弱了。这个系统又不想听公民活动
家和** 的声音。但现在,他们开始倾听了。"戴晴说,"政府知道它犯了一个错误。现在他们害怕他们无法阻止灾难将要发生,这会引发国内**。所以,他
们想在麻烦出现前,先公布于众。"
在新华社的报导中,也少见地对三峡工程使用了"忧心忡忡"字眼。报导称,三峡工程的诸多生态环境隐患仍令中国各级政府和专家忧心忡忡。国土资源部专
家、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黄学斌指出,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高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
数十公里范围。
湖北、重庆政府负责人均表示,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水质恶化,部分出现"水华" 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部分支流居民饮水
源堪忧,特别是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等情况突出。今年丰度县因支流富营养化而发生5万人饮用水污染,小江浮萍、水葫芦疯长等问题。
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最险的荆江河段堤防的威胁也引起湖北省高度重视。副省长李春明说,近年来,荆江崩岸险情频次明显增多,崩岸长度明显增加。"据
研究分析,今后长江河床将发生长距离的沿程冲刷和横向扩展,对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带来较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崩岸。"
在新华社的报导中提到了《华尔街日报》8月29日发表的《三峡大坝之忧》文章,提出了"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
汪啸风则表示:"有些说法别有用心,但多数是出于对三峡工程的关心。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华尔街日报》早前指出,中国最引以为豪的建筑奇迹--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从而使这个代表着中国改造大自然成
果的项目遭到新的质疑。
三峡大坝主体工程一年前才竣工,大坝上游640公里的长江水域成为一个大水库。而如今有地质学家称,三峡大坝拦截水量的庞大重力已开始在好几个地点
侵蚀长江陡峭的河岸。再加上水位波动频繁,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滑坡灾害,也使得像庙河这些大坝附近的地区的地质结构被破坏。庙河是一个距离三峡大坝上游
16公里的村庄。当地官员担心,一旦整个山坡塌入水中,附近的居民将因此丧命,同时还会威胁到至关重要的长江水道运输。
文章强调说,危险因素还不止这些。中国的科学家称,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世界
自然基金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目前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
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而水库水位的波动也被认为是湖南省农民所遭遇奇特鼠灾的根源。
文章分析说,从三峡大坝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国这个正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急于摆脱自然界的束缚,而另一方面,它为此努力的结果却
是适得其反。三峡项目的启用正逢国外生态学界对兴建大坝的做法重新进行审视之时,经济学界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此类耗资巨大的项目只有靠国家补贴才
能生存下来。
由于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长江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正使得局势变得更紧迫。在全国各地,上百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工业废水和农药残留物将湖泊
变成了藻类泛滥的污水池。据官方统计,中国半数以上的主要水道都受到污染,水中的鱼类正逐渐消亡,水也无法用于灌溉或是饮用。中国政府表示,现有超过3
亿人(接近中国四分之一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
更糟糕的是,据新华社报导,中国8.5万座水库中超过三分之一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今年春天,中国水利部一位副部长将水库比喻成会威胁到下游地
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定时炸弹"。1975年,中国河南某个水坝垮塌事故酿成万人以上丧生的惨剧,而这件事直到最近才被公诸于众。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水问题的中心话题正是三峡项目,它是中国最大也是最壮观的水库。中国的新闻媒体已开始对三峡大坝存在的问题进行报导。虽然
政府方面一直未对大坝和水库的问题公开表态,却已悄悄地制定了一套塌方事故早期预警机制,并支持对划定高危地区的研究。
X 向我的友邻推荐小组话题:前所未有:中国首度承认三峡大坝恐酿大祸 ZT 摘要: 英国《泰晤士报》 前所未有:中国首度承认三峡大坝恐酿大祸
三...
推荐语:
comtine
2008-02-11 18:54:33 comtine
当时这个议案就遭过反对
Aeriel抵制贪婪虚伪的央视
2008-02-11 19:03:16 Aeriel抵制贪婪虚伪的央视 (杭州)
谁应该为这样的局面负责呢!?
求非
2008-02-11 19:03:29 求非
把李朋鸟人揪出来批斗,新中国建立以后最讨厌的官员就是李鹏这斯。
另外想知道XX官员是谁?
2008-02-11 19:15:55 puseman
亡羊补牢?惜黄万里老先生……看不到了
上车走人。
2008-02-11 19:18:40 上车走人。
我国正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诸多问题
新闻中心 http://news.ce65.com/ 2007-09-26 09:12:00
新华社武汉9月25日电(记者 江时强 李志晖) 中国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25日在武汉召开研讨会,共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大计。他们
表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存在诸多新老隐患,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
三峡工程历经15年建设,已接近尾声,今年首次错峰防洪,长江两岸安然度汛。工程每年发出的清洁水电相当于5000万吨原煤发电量,可减少二氧
化碳排放量1亿吨。但是,自去年进入初始运行期以来,其对长达600公里库区的生态环境以及长江河道形态产生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透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国务院182次常务会议上,讨论解决三峡工程一些重大问题时认为首要的问题是
生态环境问题。
针对今年8月2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三峡大坝之忧》提出的"三峡大坝项目正面临着山体滑坡和水污染等始料未及的问题",汪啸风说:"有
些说法别有用心,但多数是出于对三峡工程的关心。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初大家关心的国力问题、科技水平以及移民
等问题,现在已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三峡工程能引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以损失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汪啸风表示,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得到
根本扭转。
近几年,中国已累计投入数百亿巨资进行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恢复与建设,其中,关停并转1500多家搬迁
工矿企业,兴建各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70余座,库区地灾治理耗资120多亿元,地灾避让移民近7万人。
据每年公布的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三峡工程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总体稳定,以优于三类水质为主;水库诱
发地震维持低强度水平,无碍大坝安全。
但是,诸多生态环境隐患仍令中国各级政府和专家忧心忡忡。国土资源部专家、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黄学斌指出,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
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高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数十公里范围。
湖北、重庆政府负责人均表示,三峡工程蓄水后,支流水质恶化,部分出现"水华"现象,且发生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次明显增加。部分支流居民饮
水源堪忧,特别是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等情况突出。今年丰度县因支流富营养化而发生5万人饮用水污染,小江浮萍、水葫芦疯长等问题。
清水下泄对长江中下游最险的荆江河段堤防的威胁也引起湖北省高度重视。副省长李春明说,近年来,荆江崩岸险情频次明显增多,崩岸长度明显增
加。"据研究分析,今后长江河床将发生长距离的沿程冲刷和横向扩展,对河势控制和护岸工程带来较大影响,并引发新的崩岸。"
针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建议尽快打破专业和部门限制,制定三峡水库管理权威法规,编制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黄学斌、曹文宣等专家也呼吁建立库
区地灾防治长效机制,对已治理的项目进行有效的后期维护,坚决制止网箱养鱼这一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的因素。
三峡办水库管理司司长柳地介绍,三峡办正在重庆、湖北、上海推进消落区治理、支流水环境治理、农村城镇截污、生物多样性等7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建
设与保护专项试点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效能评估,并已在集镇居民饮水安全、中华鲟保护、三峡特有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新华社
天堂孤儿
2008-02-11 19:20:36 天堂孤儿
酿成这一灾难的元凶就是李鹏。应该追究他挑动六四、顽固搞三峡工程和全家腐败的罪责。 在前苏联留学时门门不及格的垃圾学生,作了高位就可以制造轰
动全球的中国生态灾难。
上车走人。
2008-02-11 19:22:25 上车走人。
130亿英镑,李家贪了多少?
这是个问题。。
侠盗戒日
2008-02-11 20:40:05 侠盗戒日 (北京)
丫不是中风了么,就算现在阁P着凉这辈子也够了
xiaolai02
2008-02-11 20:43:06 xiaolai02 (北京)
经常关注凤凰台的人就知道,这个帖子早过时了。那帮记者把人家的话"断章取义"滴改编。三峡问题是有滴,但还是要辩证地看待。
历史会给合理的答案滴!
阿修鲁特
2008-02-11 21:01:12 阿修鲁特
三峡都修好了,大伙有空关注一下南水北调吧
--
从头再来!灌水民工
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
更多精彩, 请 google.com/group/Googroup
--
鹅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鹅不是老大,天才是老大
你无所不谈,鹅也不例外
鹅是参考消息@无所不坛
janadabc.blogspot.com